对计划经济的观点,我和作者是一致的,但支持我们共同观点的论据,我不倾向于使用作者使用大量篇幅的具体的“草纸”事例,而认为作者结尾一段的少量文字更有说服力,而且我认为这说得不仅还不够,而且还有问题——对市场的的可替代性,我是有不同看法的。
(相关资料图)
怎样评判计划经济这种理念,我认为用一般性来说明问题,远远比用很多具体和特殊性来说明,更有解释力。当然,这里也先要说明,计划经济那个时代的历史不可能否定,因为它不仅仅是计划经济理念,还有中国人的奋斗和探索。
我说的一般性看问题的角度,和作者结尾说提到的,都是哲学上的。
从哲学上,我们其实很容易知道,物质运动,同类事物的一般性是不变的,但特殊是五花八门的,可变的,与一般性有关的东西能预测,与一般性无关的特殊性无法预测。这是客观规律。
我们搞经济建设,是顺应客观规律,还是违背客观规律,我就是用这样的思路和标准来评判计划经济这种理念。计划经济的理念,不管一般和特殊,都试图预测和规划,这显然违背客观规律。
这个哲学道理,学好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就应该知道,不知道的话,只要有人知道也一定有办法被理解接受。也就是说,建国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避开一直搞计划经济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但我们把目光更多放在具体实践上了,一搞就是几十年,是实践上看不到出路之后才转而搞改革——改革和开放有点不一样:我们一直想开放但国际环境不允许,但改革却与国际环境无关,是我们内部的事。
再几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看待自己的历史,我觉得应该更有理由不要只用具体实践这个视角看问题。
我有个观点,文明的本质(特有的一般性)是有序性进化的载体。承载有序性进化这个目标要求我们的是,掌握现有各物质运动层次的客观规律,不断创造更高层、更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在这个基本观点落实到搞经济,我们当然必须不断创造更高级和更复杂的经济形态,这是大时间尺度上的趋势。市场机制,是过去的社会运动中已经被创造出的东西,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认识清楚和把握好的东西,我们这样做是继续创造新机制的前提。
所以,我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是,我们从未搞过市场经济,而是事实上始终在创造新经济模式,只是很遗憾,我们在一般性认识上始终落后于自己的实践而从不这样看问题。国家有引导、调节和干预的行为,但国家的作为不只这些,还有这样做之后构建起来的新的经济运转机制,市场机制依旧在起主导作用,这一点我们并未搞错,但除了现状之外还有趋势,我们新创造的东西在不断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不断后退,这就是一种替代趋势——作者说的不可排挤和替代,我当然不同意。
而计划经济,由于一开始就有违背客观规律的部分,不可能顺应有序性进化的文明本质,所以它虽然是被创造出来的,但却也是一种错误的尝试,根本就不能和正确的尝试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