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昂立或面临退市风险!现任管理层回应年报“难产”:前任管理层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直击

国际金融报   2023-06-07 08:07:00

昔日“国内保健品第一股”交大昂立至今仍未披露2022年年报与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从而引发市场对公司经营状况、财报能否按时披露等方面极大的关注度。

昔日“国内保健品第一股”——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交大昂立”),如今或正面临退市的风险。

6月1日,交大昂立发布公告称,截至5月31日,因未能披露经审计的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同时还未确定2022年年报审计机构,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终止上市风险。


(资料图)

5天后,6月6日下午3点,交大昂立方面举行媒体沟通会,首次对外公开回应称,公司无法在4月30日前出具年报,核心原因是因为2022年之前公司财务数据上有大量错账要进行追溯,导致年报的编制以及审计时间不足。刚刚上任三周的交大昂立新任总裁朱莹政更是在现场表示,“坚信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处理好这些问题,并且在各方全力的支持和帮助下,一定能够完成好投资者交给我们的任务,在8月31日前甚至是6月30日之前完成年报。”

左二、三、四分别为财务经理盛宇立、执行副总裁夏三燕、总裁朱莹政 (蒋佩芳/摄)

2022年8月,交大昂立控股股东由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交通”)变更为上海韵简及一致行动人,实控人由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大众企业”)变更为嵇霖。此前嵇霖旗下控制的企业分别以4.09元/股和3.80元/股的价格受让老股,取得交大昂立26.17%的股份。

曾以核心产品“昂立一号”出圈的交大昂立上市已有22年,期间业绩起起伏伏,控股股东经历了三次变迁,从高校校办资本到第二大股东大众交通上位,再到上海韵简及一致行动人。而自新实控人入主后,交大昂立接连遭遇管理层大“换血”、年报“难产”以及面临退市等诸多麻烦。截至目前,交大昂立股票仍处于停牌状态,股价为2.49元/股。

这不仅令人心生疑问,这家国内老牌保健企业,从“国内保健品第一股”走到如今这般境地,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财报为何“难产”

8月31日,是交大昂立的上述两期财报“交卷”的最后期限,否则面临退市,这将危及该公司的生死存亡。

“关于公司是否会退市,这是社会大众所最最最关心的问题。中国证券交易市场自1989年试点开盘以来,已经历时34年。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一家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因年报出具的问题而退市的,况且还是一家具有30年多历史、2000多名员工的国有参股上市公司。”在今日的沟通会上,朱莹政称,“我坚信这样的事情(退市)不会发生。”

这是交大昂立首次公开回应关于年报未能按期披露的原因。

时间拨回至4月下旬。彼时,正值年报密集披露之际,交大昂立突然对外披露,公司原定于4月29日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但因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发现多项涉及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事项,该多项事项对年报数据认定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同时需要对2016年至2021年6年的年报进行重新编制,出具更正后的年报,工作量巨大,任务复杂繁重,公司预计无法按时完成年报编制,无法在法定期限内(4月30日)披露。

正因年报“难产”,交大昂立股票于5月4日停牌,并在5月9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根据该公司最近公告,依据规定,如其在6月30日内仍无法披露经审计的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公司在8月31日内仍无法披露上述两期财报,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公司财报未能按期披露的核心原因是由于时间不足,无法在4月30日之前完成对前期大量错账的调整。”根据交大昂立财务经理盛宇立现场的解释,交大昂立前期错账的具体情况包括前任管理层私自用公司资金购买团体险并退保至个人账户、关联方资金占用、金融业务坏账计提和其他资产的坏账计提。

此外,盛宇立还进一步提及,在财报审计过程中,公司进一步发现前任管理层涉嫌舞弊的相关行为,包括上市公司2019年收购医养板块的价格严重背离资产价值,前期未对已产生明显减值迹象的巨额当金计提足额减值准备,以及前任管理层在2015年收购泰凌医药造成重大亏损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审计机构出走

形势似乎迫在眉睫。

根据交大昂立方面的最新回应,目前公司一直在与包括但不限于中兴华在内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希望尽快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推进审计工作披露上述两期财报,以消除退市风险。

今年1月,正值年报编制关键时刻,交大昂立突然解聘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改聘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其2022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机构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在沟通会上,对于彼时仓促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缘由,盛宇立解释称,在前期会计差错中,有6项是2021年前任会计师没有指出的问题,“这是能力不足”。此外,在洽谈2022年年报业务约定书时,前任会计师提出了公告以外的额外身份,纠缠了过多时间。

但临危受命的中兴华在上任不足4个月便辞职而去。4月27日,交大昂立向中兴华寄送了《解除相关业务约定书的通知》,并正在履行相关的审议程序。5月12日,该公司收到中兴华关于辞任2022年年报审计的函件。

关键时刻,交大昂立为何选择与中兴华“分手”?

根据交大昂立方面的说法,2023年2月,新任会计师事务所中兴华驻场审计后,陆续发现关联公司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诸多事实,例如霍尔果斯公司未实质性运营不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条件、虚增利润、虚构业绩对赌已经完成的事实;前任高管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资产、损害公司利益、涉嫌职务侵占的事实。

“其实到2023年3月,会计师已经基本复核了合并报表,并且开始编制审计报告的初稿。直到4月26日中兴华仍在公司进行现场审计,但到4月27日,中兴华突然向公司准备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初稿。”盛宇立称,“对于这个审计报告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我们已经提供齐全资料的,一部分是中兴华自身查实的前期会计差错,而这个初稿里均认为未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公司出于紧急避险,避免因为不实审计报告对公司对股民的利益遭受损失,及时向中兴华发出了解除业务通知书。”

而对于中兴华态度的突然转变,朱莹政也在现场表示,“这对于我们管理层而言是猝不及防的,我们争取在8月31日甚至6月30日完成年报(的编制工作)。”

将集中资源发展主业

回到交大昂立本身,如期交出年报,解除退市风险是其要闯过的第一道槛,另一道槛是如何拯救持续萎缩的主营业务。

作为曾经的国内保健品龙头,交大昂立的主要业务为食品及保健食品的原料和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老年医疗护理机构的运营及管理。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历史上,“昂立一号”是一个始终绕不过去的名字。上世纪九十年代,凭借着“昂立一号,清除体内垃圾”这句简明干脆的广告语在央视播出,加之背靠上海交通大学这棵大树,“昂立一号”迅速被全国的消费者所熟知。

“那时候我还比较小,很喜欢看电视,毕竟还没有什么互联网之类的,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就是电视了。”谈及此,80后的李宁(化名)有些略显兴奋,他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记忆中,那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各种保健品广告,比如脑白金、昂立一号、三株口服液、鸿茅药酒等等。

如今,交大昂立的官网上仍记录着“昂立一号”的诞生过程:1990年“昂立一号”从学校实验室诞生,迈开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第一步。1994年昂立生物食品厂改组,成立了上海交大昂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真正实现了科研、生产、销售的科工贸一体化。1996年“昂立一号”申报为我国首批保健食品,获得卫生部颁发的首批功能保健食品证书。

(交大昂立官网截图)

而随着“昂立一号”的不断发展,1997年,交大昂立股改,引入新南洋、上海大众交通(集团)等股东,推出80后、90后人群家喻户晓的昂立一号口服液、昂立多邦胶囊、昂立西洋参胶囊等产品。依据当年的第三方统计信息,2000年整个保健品市场年产值为500亿元,交大昂立以4.8亿的销售额步入业内第一梯队,成为中国保健品龙头企业。2001年,交大昂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A股保健品第一股。令人唏嘘的是,随着时代变迁,曾经红极一时的“昂立一号”如今不仅在线下渠道没了销售,就连线上也基本难觅产品踪影。

从业绩表现来看,自2004年营收达到7.41亿元的巅峰之后,交大昂立的业绩便进入下行通道,自2008年至2021年,其营收规模一直在3亿元上下徘徊。尤其是2018年,其归母净亏损高达5.06亿元,同比下降415.42%,是自2008年出现1.40亿亏损后的10年来首亏,其中保健品主营业务缩水是交大昂立陷入困境的关键。尽管2019年亏损有所收窄,仍因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为负,交大昂立在2020年4月30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更名为*ST交昂,直至2020净利润由负转正后才得以在2021年5月17日“摘帽”。

然而,“摘帽”之后的交大昂立业绩再次“变脸”。根据此前业绩预告,由于旗下企业仁恒医养、仁杏健康及久鼎典当均存在资产减值状况,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约1亿元,同比减少约369%;归母扣非净亏损约为1.15亿元,同比减少约554%。

在对交大昂立未来的发展规划上,朱莹政称,公司将仍继续坚持交大昂立“大健康”的战略方向,在具体业务板块上坚持两条腿走路,“这两条腿仍然是保健品原材料和医养产业,将资源集中到公司主业,争取重振昂立‘中国保健品第一股’的行业地位。与两大主业关系不大的第三业务板块,如典当行,房产公司等,是管理层下一步需要处理的问题。”

最新供应

更多